2018年南黄海浒苔绿潮迁移发展规律与营养盐相互关系探究 |
| |
引用本文: | 张海波,刘珂,苏荣国,等. 2018年南黄海浒苔绿潮迁移发展规律与营养盐相互关系探究[J]. 海洋学报,2020,42(8):30–39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20.08.004 |
| |
作者姓名: | 张海波 刘珂 苏荣国 石晓勇 裴绍峰 王修林 王国善 王爽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海洋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北京 100194;;3.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7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4021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961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6175);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科研项目(2014AA060)。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hyxbocean.cn/fileHYXB/journal/article/hyxbzwb/2020/8/08zhanghaitao-1.jpg) 根据2018年4月(春季,绿潮前期)和7月(夏季,绿潮后期) 南黄海营养盐、温度、盐度等水文参数及每日绿潮卫星监测数据,深入分析2018年绿潮的发展规律与营养盐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月25在江苏南通外海首次发现浒苔绿潮,8月中旬在山东半岛近海消亡,其发展区域集中在122°E以西近海,且快速增殖阶段处在35°N以南江苏近海。各组分的营养盐浓度受沿岸径流、冷水团及生物作用等因素影响,均呈现江苏近海高外海以及北部低的特征。![](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hyxbocean.cn/fileHYXB/journal/article/hyxbzwb/2020/8/08zhanghaitao-2.jpg) 对比绿潮发展和营养盐分布呈现3个明显的绿潮−营养盐特征区域:高营养盐−绿潮快速发展区域(35°N以南,122°E 以西,江苏近海);低营养盐−绿潮消亡区域(35°N以北,122°E 以西,山东半岛外海域)及122°E以东外海无绿潮区域。不同特征区营养盐变化表明,江苏近岸较高的营养盐含量(${\rm{NO}}_3^- $-N>6.5 μmol/L, ${\rm{PO}}_4^{3-} $-P>0.27 μmol/L)和丰富来源是浒苔萌发和绿潮快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绿潮发展提供了主要的氮、磷生源要素。北部山东半岛南外海较低的营养盐水平(7月,DIN<2 μmol/L, ${\rm{PO}}_4^{3-} $-P<0.03 μmol/L)是限制绿潮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hyxbocean.cn/fileHYXB/journal/article/hyxbzwb/2020/8/08zhanghaitao-3.jpg)
|
关 键 词: | 绿潮 浒苔 营养盐 发展阶段 南黄海 时空变化 |
收稿时间: | 2020-03-31 |
修稿时间: | 2020-06-02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