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生物学特征与个体繁殖力研究
引用本文:阮行建,邹晓荣,张敏,李玉伟.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生物学特征与个体繁殖力研究[J].海洋通报,2017,36(3):333-339.
作者姓名:阮行建  邹晓荣  张敏  李玉伟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 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201306;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 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201306;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 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201306;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远洋渔业协同创新中心,上海201306
摘    要:鱼类生物学特征研究包括叉长、体重分布,胃含物种类及出现频率,性腺发育状程度方面。根据2012年3-9月以及2014年4-8月在东南太平洋采集的1 055尾智利竹筴鱼样本,选取性腺成熟度Ⅲ期以上的智利竹筴鱼雌性样本,对个体繁殖力及其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叉长范围为182~581 mm,体重范围为62.2~1 494 g,绝对繁殖力在42 211~305 305粒,平均繁殖力为145 482粒;个体叉长相对繁殖力在142~686粒/mm平均值为371粒/mm;个体体重相对繁殖力在133~349粒/g平均值为211粒/g。绝对繁殖力与叉长、体重、纯体重及性腺重等生物学指标显著性正相关,8月份的摄食强度较高,可能与性腺的发育和繁殖有关。

关 键 词:智利竹筴鱼  个体繁殖力  生物学指标
收稿时间:2015/12/10 0:00:00
修稿时间:2016/3/24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