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刺激法提高花岗岩类岩石裂隙渗透性的实验研究 |
| |
作者姓名: | 郭清海 何曈 庄亚芹 骆进 张灿海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3.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 西宁 81000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3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11340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335);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科技项目(2015-138-HHS-KJ-X) |
| |
摘 要: |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用于通过人工形成地热储层的方法从深部低渗透性岩体中开采地热能;国际上常采用水力压裂辅以化学刺激的方法改造EGS 储层以提高其渗透率。本文以采自青海共和盆地的花岗闪长岩样品为对象,选用3种不同化学刺激剂(氢氧化钠、盐酸和土酸),在3组不同注入流速条件下开展了系统化学刺激实验。结果表明:注入盐酸和土酸后样品渗透率均有提高,且采用土酸时渗透率提高幅度明显大于盐酸;但注入氢氧化钠后,样品渗透率反而降低。在3类化学刺激剂中,土酸对长石类矿物的溶蚀能力最强,而氢氧化钠溶液对石英的溶蚀能力最强,但氢氧化钠溶液在溶解岩石样品裂隙表面矿物后极易形成非定形态二氧化硅或非定形态铝硅酸盐蚀变矿物并阻塞裂隙,反而对化学刺激效果造成负面影响。总体来看,土酸是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体的最佳化学刺激剂。在中等注入速度(3 mL·min-1)条件下,土酸对岩石样品的溶蚀程度就可达到最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流速,则可能使溶解组分更易从液相中沉淀而充填于样品裂隙,导致样品渗透率有所下降。
|
关 键 词: | 干热岩 增强型地热系统 化学刺激 土酸 渗透率 |
收稿时间: | 2019-06-0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