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陆相湖盆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及其成藏条件
摘    要:经过数十年的勘探,地质学家们在湖相碳酸盐岩勘探中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银额盆地白垩系和柴达木盆地渐新统(E23)等4个典型的湖相碳酸盐岩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其储集层特征、烃源岩生烃能力和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湖相碳酸盐岩储集层普遍较为致密,以纳米—微米级储集空间为主,包括白云石晶间孔、生物体腔孔和堆积孔、微裂缝系统及其溶蚀扩大孔。咸化环境有利于白云石化作用,可改善湖相碳酸盐岩的储集能力,但绝大多数渗透率小于0.1 mD。②湖相碳酸盐岩既有储集能力,又可作为生油岩,有机质丰度不高,且成熟度普遍较低,但源岩中的分散可溶有机质可在低熟阶段大量生排烃,具有较高的液态烃产率。③油气藏多具有"初期产量高—产量大幅下降—长期低产稳产"的产量特征,为典型"裂缝—孔隙型"油气藏。裂缝网络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油气初次运移和聚集成藏、现今的油气开采过程中均提供运移通道作用。④油气藏为"连续型"非常规油气藏,常与邻区的常规油气藏共同组成区域性油气田群。该研究成果为重新评价湖相碳酸盐岩的勘探潜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