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疆博尔塔拉河表土孢粉组合与植被关系研究
引用本文:李玉梅,杨振京,张芸,杨庆华,刘林敬,毕志伟,王成敏,孔昭宸,赵龙.新疆博尔塔拉河表土孢粉组合与植被关系研究[J].地理科学,2014(12):1518-1525.
作者姓名:李玉梅  杨振京  张芸  杨庆华  刘林敬  毕志伟  王成敏  孔昭宸  赵龙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经济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2386,41230101,40972212和40601104);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4CB95420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SK07009、SK200806);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青年人才项目(NO.2011QNRC07);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摘    要:博尔塔拉河流域位于中哈边境,其植被和土壤具有十分明显的垂直分布和区域性差异,根据该流域一条自西向东沿着海拔高度从210 m到3 235 m长约200多km的样带上所采集的人为干扰较少的49个表土花粉样品的孢粉组合图式和现代植被样方调查资料,探讨了博尔塔拉河流域植被与表土花粉之间的关系。该区孢粉谱从上至下可划分为6个带,分别对应高山草甸带、亚高山草甸草原带、森林灌丛带、灌丛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荒漠植被带。值得注意的是第6个孢粉带因含有具湿地特征的隐域性植被类型花粉组分,故又分成2个亚带,即荒漠植被亚带Ⅵ1和荒漠植被亚带Ⅵ2。森林灌丛植被带上限的云杉花粉含量明显比该带下限的含量高,表明云杉花粉的传播在沟谷地区受山谷风的影响较大。与此同时,将孢粉数据与气象数据相结合,分析结果得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云杉属(Picea)、桦属(Betula)、藜科(Chenopodiaceae)、麻黄属(Ephedra)等花粉,与降水量和温度的关系较为密切。

关 键 词:博尔塔拉河  表土花粉  孢粉组合带  云杉  新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