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记录的影响——以托素湖为例 |
| |
引用本文: | 付霞, 张家武, 王林, 崔雪莉, 马雪洋, 张玉枝. 近期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记录的影响——以托素湖为例[J]. 第四纪研究, 2016, 36(6): 1456-1465.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16.06.11 |
| |
作者姓名: | 付霞 张家武 王林 崔雪莉 马雪洋 张玉枝 |
| |
作者单位: |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
| |
摘 要: | 现代湖泊沉积记录通常是定量化重建古环境气候参数时用于建立指标和气候要素定量关系必需的资料,但在人类活动较强的地区,现代湖泊沉积记录的指标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及是否能用于建立定量关系研究缺少评估。文章选择位于德令哈的托素湖短钻岩芯(TSLC)沉积物,利用放射性核素210Pb建立年代序列,将过去129年来沉积物碳酸盐含量和碳酸盐碳氧同位素与树轮重建的该区域降水量、区域孢粉A/C值及湖区52年来器测资料进行对比,评估人类活动对沉积记录的影响。结果显示,碳酸盐含量及其氧同位素指示的区域湿度变化在1883~1975年和2004~2011年与树轮重建的区域降水量及器测实际降水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1975~2004年代用指标指示有效湿度降低与器测降水量增加、区域孢粉A/C值和树轮重建区域降水量增加整体相矛盾:指标显示区域有效湿度减小,而同期年平均风速减弱、年日照时数减少及年均相对湿度未发生显著变化使得蒸发量减少,区域有效湿度增加。沉积记录变干的原因主要是该阶段德令哈地区农业发展、农业耗水量增加导致托素湖补给量减少;2004年之后农业耗水量减少,指标记录与器测记录又趋于一致。因此在人类活动较强的地区利用湖泊沉积物代用指标重建气候要素时需先对人类活动影响强度进行评估。
|
关 键 词: | 湖泊沉积 代用指标 器测资料 人类活动 托素湖 |
收稿时间: | 2016-04-12 |
修稿时间: | 2016-07-21 |
|
|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