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登陆台风降水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
| |
引用本文: | 岳彩军, 郑世林, 吴蓁, 李佳, 王平, 鲁小琴. 2016: 湿Q矢量释用技术在登陆华东台风定量降水预报(QPF)中的应用研究. 暴雨灾害, 35(1): 17-24. DOI: 10.3969/j.issn.1004-9045.2016.01.003 |
| |
作者姓名: | 岳彩军 郑世林 吴蓁 李佳 王平 鲁小琴 |
| |
作者单位: | 1.上海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上海 200030;2.河南省气象台,郑州 450003;3.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 200030 |
| |
基金项目: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12, GYHY201506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5025, 41175050, 41275021,41475039, 41475041) |
| |
摘 要: |
利用湿Q矢量对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的风场、温度场、温度露点场进行动力释用,并考虑地形强迫作用,得到一个独立于数值模式直接预报输出降水场的释用预报降水场即湿Q矢量释用(QMVIP)技术。结合2010—2014年汛期(6—9月)登陆我国华东14个历史台风降水实况资料以及华东区域中尺度模式(基于WRF V3.1)(简称WRF模式)预报产品,统计检验分析了QMVIP技术对登陆台风降水的定量预报能力。结果表明,QMVIP技术较WRF模式明显改善了对25.0 mm·(24 h)-1以上及50.0 mm·(24 h)-1以上降水的定量预报能力。 进一步结合“菲特”台风(2013)登陆前后所引发的24 h累积降水场进行比较分析发现,QMVIP技术对台风暴雨落区、强度的反映能力均优于WRF模式。这表明,湿Q矢量释用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数值预报模式对登陆台风定量降水预报(QPF)能力的不足。
|
关 键 词: | 湿Q矢量释用技术 登陆台风 定量降水预报 应用研究 |
收稿时间: | 2015-11-17 |
|
| 点击此处可从《暴雨灾害》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暴雨灾害》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