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高填减载明洞土拱形态及衬砌结构动力响应研究 |
| |
引用本文: | 尤著刚, 李盛, 何川, 马莉, 王起才, 贾涛. 2022. 地震作用下高填减载明洞土拱形态及衬砌结构动力响应研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42(5): 186-195. doi: 10.13197/j.eeed.2022.0520 |
| |
作者姓名: | 尤著刚 李盛 何川 马莉 王起才 贾涛 |
| |
作者单位: | 1. 兰州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2. 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3. 成昆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8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68036, 51868041);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21JR7RA347);2021年度甘肃省优秀研究生“创新之星” 项目(2021CXZX-637);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1YF5GA050);甘肃省教育厅产业支撑计划项目(2021CYZC-28) |
| |
摘 要: | 土拱作为高填减载明洞中荷载传递的媒介,可以改善结构受力,确保结构安全。然而,西北黄土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建设在该地区的高填减载明洞势必会受到地震荷载的影响,改变静载作用下形成的土拱形态,并引起结构的动力响应。因此,文中采用数值模拟,确定了回填土中的土拱形态,并对地震作用下的土拱形态演化和衬砌结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竖向动土压力时程曲线在距明洞中央6 m范围内变化趋势相似,在距明洞中央6~8 m范围内变化趋势相反,明洞左右两侧水平动土压力时程曲线呈“此消彼长”变化;原本对称的土拱向左倾斜,土拱顶部高度降低,而底部高度升高,明洞顶土拱厚度减小了18.36%,左右两侧边坡处土拱厚度H3和H4分别减小了10.56%和11.43%;衬砌结构左右两侧边墙底部弯矩放大系数分别高达15.30和19.55,衬砌结构仰拱左侧位置处轴力放大系数高达22.54,明洞进行抗震设计时,应该对衬砌结构仰拱位置处的抗拉能力和左右两侧边墙底部的抗弯能力给予关注。
|
关 键 词: | 数值模拟 高填减载明洞 地震作用 土拱形态 结构内力 |
收稿时间: | 2021-09-15 |
修稿时间: | 2021-10-08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