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冲绳海槽宫古段中央地堑的形态与分布
引用本文:栾锡武,高金耀,梁瑞才,秦蕴珊.冲绳海槽宫古段中央地堑的形态与分布[J].地质学报,2006,80(8):1149-1156.
作者姓名:栾锡武  高金耀  梁瑞才  秦蕴珊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
3.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6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知识创新领域前沿项目资助的成果。
摘    要:采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1号”调查船及国家海洋局“向阳红9号”调查船最近几年在冲绳海槽宫古段进行海底地形及反射地震调查所取得的数据,首次详细展示了冲绳海槽宫古段南北长约200km区域内中央地堑的形态及空间展布特征。本文给出的成果大大加深了关于冲绳海槽中央地堑各种变化的认识。指出,按照形态,中央地堑分为U型、V型和半地堑三种。其中大部分中央地堑为U型地堑。地堑的深度40~250m,宽度6~14km,长度17~33km。冲绳海槽宫古段的最大水深为2244.4m,位于中央地堑城阳段北端底部靠东的一侧(125°19.3′E,25°49.8′N)。本研究区的中央地堑可分为断续的9段,从东北向西南大致呈右旋雁行排列。但黄岛段相对于崂山段,城阳段相对于莱西段,李仓段相对于城阳段又稍微向西偏出,呈现为左旋雁行排列。地堑的走向一般为N60°E左右,相对于冲绳海槽的走向更偏向于东西方向,偏角在15°左右。各段中央地堑是被NW向断裂错开的。这些断裂在海底表现为明显的海底断崖地貌和陡沟地貌,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明显的地层错位,其错位的幅度往往老地层比新地层要大。根据地震剖面分析,这些NW向的断裂应该是走滑性质的。本文展示的中央地堑在形态上和空间展布形式上都和扩张洋脊类似。莱西段和城阳段中央地堑之间重叠地堑,在形式上也类似于扩张洋脊的重叠扩张中心。从地堑深度较浅并发育重叠地堑来分析,冲绳海槽的扩张速率应当介于慢速扩张和中速扩张之间。本研究区莱西段、即墨段和平度段海底地形相对较高,中央地堑深度变浅,并发育重叠中央地堑,应该相当于快速扩张大洋中脊的轴高,可能是正在孕育岩浆活动的位置。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中央地堑的错断和有规律的排列说明海槽的主体演化过程已经在拉张盆地和断陷盆地的基础上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本文根据中央地堑的展布形式、重叠中央地堑,及其两侧中央地堑中的海底山推测此区域海底扩张可能正在进行。

关 键 词:冲绳海槽宫古段  中央地堑  形态分布  海底扩张
修稿时间:2/1/2005 12:00:00 AM

Topography and Distribution of Central Graben in the Miyoko Section of Okinawa Trough
LUAN Xiwu ,GAO Jinyao ,LIANG Ruicai ,QIN Yunshan Institute of O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Qingdao,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tate Oceanic Adminitration,Hangzhou,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tate Oceanic Adm.Topography and Distribution of Central Graben in the Miyoko Section of Okinawa Trough[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6,80(8):1149-1156.
Authors:LUAN Xiwu  GAO Jinyao  LIANG Ruicai  QIN Yunshan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tration  Hangzhou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
Abstract:
Keywords:Okinawa Trough Miyoko Section  central graben  topography and distribution  sea floor spreading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