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细菌细胞膜脂记录的西太平洋暖池约4 Ma以来沉积物风尘陆源输入变化
引用本文:赵小小, 吴玥汀, 董良, 章陶亮, 胡邦琦, 李清, 王风平. 细菌细胞膜脂记录的西太平洋暖池约4 Ma以来沉积物风尘陆源输入变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 41(1): 52-60.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20090201
作者姓名:赵小小  吴玥汀  董良  章陶亮  胡邦琦  李清  王风平
作者单位:1.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上海 200240;; 2.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上海 200240;; 3.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 266071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1010);重点研发计划“冷泉系统发育的地质条件及控制作用”(2018YFC031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洋奇古菌完整极性细胞膜脂GDGTs与氨氧化速率关系研究”(42072332),“深部生物圈生物地球化学功能研究”(41525011),“海洋沉积物中古菌介导的碳循环机制研究”(91751205),“菲律宾海盆底层水体性质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响应机制”(41976192)。
摘    要:
西菲律宾海作为西太平洋暖池的一部分,重建其在地质历史时期的热力学变化、陆源输入变化,对于理解西太平洋暖池在全球地质时间尺度上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古菌与细菌的细胞膜质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 GDGTs)对西菲律宾海XT-47孔沉积物的陆源输入及其上方水体温度的变化进行重建,发现该沉积柱顶部(0~260 cm,约16.6~18.8 ka)BIT指标为0.01~0.2,TEXH86重建的上层海水平均温度为22.5 ℃,而底部(260~632 cm,约18.8~4 000 ka)TEXH86重建得到的上层海水温度绝对值波动剧烈(0.6~26 ℃),在此范围内BIT>0.3,并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超过BIT界定的陆源输入对TEXH86重建古温度有效性的阈值,这导致了该深度范围内TEXH86重建古温度变化的严重偏差。以260和470 cm为界,该沉积柱的沉积相出现明显变化,上层为大量纹层硅藻席沉积,中层为远洋黏土和硅藻泥互层,下层为远洋黏土沉积;同时,支链GDGTs(branched GDGTs, br GDGTs)的组成也出现明显差异,说明其来源可能有所不同。基于以上分析,提出260 cm以浅,brGDGTs可能主要为海相原位自生为主;而260 cm深度以下,主要以风尘输送的陆源brGDGTs为主。该结果显示陆源输入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东亚冬季风的强弱,本研究为高低纬之间的海陆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 键 词:陆源输入   BIT指标   GDGTs   硅藻席   TEXH86   西菲律宾海
收稿时间:2020-09-02
修稿时间:2020-11-2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