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全部学科
医药、卫生
生物科学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农业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历史、地理
语言、文字
文学
艺术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马列毛邓
全部专业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作者中文名
作者英文名
单位中文名
单位英文名
基金中文名
基金英文名
杂志中文名
杂志英文名
栏目中文名
栏目英文名
DOI
责任编辑
分类号
杂志ISSN号
汶川中强余震震源深度的确定及其意义
作者姓名:
张瑞青
吴庆举
李永华
丁志峰
曾融生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金项目:
致谢 感谢审稿专家的建设性意见.
摘 要:
首次尝试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识别sPn震相,并通过sPn与Pn震相之间的到时差约束区域地震事件的震源深度.利用陕西、青海、甘肃、云南和四川等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给出了汶川Ms8.0级地震后,17个中强(Ms≥5.0)余震的震源深度.研究结果显示,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8-20km深,且以32.5°N为界,由南到北,平均分布在两个不同的深度,分别为11和17km,表明这些余震的震源位于中上地壳.结合其他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龙门山断裂可能没有穿透整个地壳,且平武一青川断裂可能不是龙门山断裂的北向延伸.
关 键 词:
汶川Ms8.0级地震
余震
sPn震相
收稿时间:
2008-07-30
修稿时间:
2008-08-15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