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口外缺氧区生消过程和机制的再认知
引用本文:韦钦胜,王保栋,陈建芳,夏长水,曲大鹏,谢琳萍.长江口外缺氧区生消过程和机制的再认知[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2):187-206.
作者姓名:韦钦胜  王保栋  陈建芳  夏长水  曲大鹏  谢琳萍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06068);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编号:20110501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0CB429004,2010CB951900);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项目(编号:908-ZC-I-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8BAC-42B02)资助
摘    要:通过对2006~2007年长江口外缺氧区多学科历史资料和相关模拟、遥感资料的分析,深入研究了该缺氧区的生消过程和分布形态及其结构,从水文环流动力学、浮游植物繁殖(导致有机物耗氧分解)以及其他因素等角度综合系统探讨了缺氧区生消及其位置季节性变化的机制,阐释了缺氧区生消过程中多因素的协同作用,揭示了缺氧区分布形态和结构的受控机制.研究表明:冬、春季长江口外的水文环境提供了较低溶解氧(DO)含量的水体,是缺氧区形成的前期背景条件;入夏后,缺氧区逐渐向北发育成熟,受地形、有机物局地分解和黑潮次表层水涌升的影响,7~8月份长江口外缺氧区在空间上呈现出不连续的分布特征,其在内陆架具有南、北"双核"结构,并于东部外陆架亦发现一个低氧核心,各部分的缺氧程度也不相同,北部的整体上最强,南部的次之,外陆架上的最弱;夏季北部缺氧区不仅与南部缺氧区的北向分化有关,也是在局地得以发展和加剧的结果,8月达到鼎盛期,9月以后由于层化削弱很快向南退缩并消失;秋季,于南部浙江沿岸存在缺氧区,并在济州岛西南部也形成一DO低值区,但均很快消亡,同时由于所处动力环境的改变还导致外陆架DO低值区外移.跃层强度的变化及其对DO垂向输送阻隔作用的长时间累积效应对缺氧区缺氧程度具有重要影响;长江口外海域层化区域面积、各流系/水团强度和上升流、锋面、浮游植物生物量高值区的季节性变化共同制约着内陆架缺氧区的扩展及其位置的纬向(南北向)移动;黑潮次表层水等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导致外陆架存在一个DO低值核心的原因所在;东海北部底层冷水是济州岛西南部海域DO低值区在秋季得以形成的动力学基础.长江口外特殊的海底地形以及泥质区分布对缺氧区的发育亦具有一定影响.长江口外缺氧区的生消过程、分布形态以及其结构和位置的季节变化是多种因素协同叠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 键 词:长江口  缺氧区  层化  流场环境  有机物分解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