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年代际突变分量的东亚夏季降水动力-统计预报方案研究
引用本文:龚志强,赵俊虎,封国林,丑纪范.基于年代际突变分量的东亚夏季降水动力-统计预报方案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2):236-252.
作者姓名:龚志强  赵俊虎  封国林  丑纪范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和预测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2CB955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05040,41105055);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编号:GYHY201306021)资助
摘    要:基于1983~2011年CMAP降水数据分析,揭示东亚及其近海地区(简称东亚)的夏季降水距平在1999年前后由"+-+"型分布(由北至南)调整为"-+-"型分布,且这种年代际变化主要体现在EOF第3模态中;而在国家气候中心海气耦合模式(BCC_CGCM)回报和预报资料中,1999年前后则由"+-+-"分布型(由北至南)调整为"-+-+"型,即BCC_CGCM对降水年代际分布的预报与实况有较大差别.同时,结合EOF年代际突变分量给出了全球海温场与东亚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有显著联系的关键海区,分析了BCC_CGCM对关键区海温的预报能力及对应的东亚夏季降水预报效果的差异,验证了基于关键区海温指数对改进模式预报结果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年代际突变分量的东亚夏季降水动力-统计预报方案研究,并进行独立样本回报.结果表明,基于V区海温指数订正结果的距平相关系数(ACC)达到了0.25,距平符号一致率(ACR)达到61%,7个区域订正结果平均的ACC为0.03和ACR为51%,较BCC_CGCM模式结果的-0.01和49%均有一定的改进;且订正后1999年前后两个时段降水距平的空间分布和纬圈平均演变均体现了降水型由"+-+"向"-+-"调整的特征.因此,基于海温关键区指数的动力-统计相结合的预报方案能够增加模式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季节预报结果中的年代际变化信息.

关 键 词:年代际突变  动力-统计预测技术  东亚夏季降水  海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