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内在机理与定量分析
引用本文:丁志伟,张改素,王发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内在机理与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2013(4):402-409.
作者姓名: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65);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资助项目(09240041002);省部共建河南大学科研项目(SB-GJ090113)资助
摘    要:基于城市-区域系统模型,从"三化"的内在机理出发,提出了"三化"协调发展的"三位一体"社会工程系统模式。结合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国家战略要求,分析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通过整体协调评价、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结构三者对比模式、城乡协调度3个方面对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工业化水平提升的空间不足。②城镇化水平仍严重滞后于同期的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比重。③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01~2004年间与河南省的城乡协调发展差距较大,到2005年之后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才持续平稳上升。

关 键 词: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三化协调发展  城市-区域系统模型  中原经济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