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扰动变量在强对流天气分析和模式评估中的应用——以苏北里下河地区引发龙卷的扰动系统为例
引用本文:钱维宏,梁卓轩,金荣花,符娇兰,吴芳芳,邝珠江,杜钧.扰动变量在强对流天气分析和模式评估中的应用——以苏北里下河地区引发龙卷的扰动系统为例[J].气象,2017,43(2):166-180.
作者姓名:钱维宏  梁卓轩  金荣花  符娇兰  吴芳芳  邝珠江  杜钧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大气海洋科学系,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大气海洋科学系,北京 10087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盐城市气象台,盐城 224000,阜宁县气象局,阜宁 224400,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国家环境预报中心,MD 20740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13)资助
摘    要:2016年6月23日14:00—15:00时,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发生了EF-4级有记录以来的强龙卷风过程,造成了当地30 km长,1.7 km宽的严重气象灾害。受局地环境影响,邻近地区在近50年中发生了大于10人次死亡事件的龙卷风11次,其中6次发生于1979年以后。文章首先是:(1)把6次事件日的再分析变量场分解成瞬时气候和扰动两个部分,发现6次事件都与近地面层出现的负高度扰动轴线和扰动冷暖气团的对峙有关,龙卷发生在暖气团一侧;(2)用模式初始场分解的扰动变量和扰动物理量评估欧美模式对产生阜宁龙卷扰动系统的预报能力。后者的结果也发现,当日14时925 hPa高度扰动槽和850 hPa扰动风辐合线作为环境扰动系统,以及湿涡度扰动和湿散度扰动等环境扰动指标量能够突出地表达有利于龙卷风发生的环境条件。欧洲全球模式能够提前42 h稳定预报出后来扰动槽和环境扰动指标量的位置,美国全球模式也可以提前18 h预报出这样的扰动特征。这些扰动变量和扰动指标量能够快速地帮助预报员判断有可能发生强对流天气的大致时空区域和特征。

关 键 词:龙卷风,扰动变量,次天气尺度系统,模式预报能力,评估
收稿时间:2016/9/30 0:00:00
修稿时间:2016/12/21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