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生命史超级单体结构特征与形成维持机制
引用本文:吴海英,陈海山,刘梅,沈阳.长生命史超级单体结构特征与形成维持机制[J].气象,2017,43(2):141-150.
作者姓名:吴海英  陈海山  刘梅  沈阳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 210044 江苏省气象台,南京 21000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 210044,江苏省气象台,南京 210008,江苏省气象台,南京 210008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06)、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13730和BE2015731)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1459)共同资助
摘    要:利用地面加密自动站、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4月28日冷涡背景下发生在苏皖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此次过程中导致苏南区域性冰雹的长生命史超级单体风暴结构特征及形成维持机制。结果表明:冷涡后部偏北急流的建立及其携至南下的冷平流,促进了条件性不稳定层结和深层垂直风切变的发展,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地面中尺度低压及与之伴随的辐合线是对流风暴的触发机制之一。长生命史超级单体风暴起源于对流层中层,成熟阶段具有高度组织化的动力结构,风暴内伴有显著旋转特征,中层旋转最为明显,风暴内中层及以下对应较深厚的辐合区,风暴顶则表现出明显的辐散特征,有利于风暴内上升气流和风暴低层暖湿入流的增强,促进了低层较丰富的水汽向风暴内输送,导致对流风暴的垂直增长和强烈发展。冰雹出现前后,风暴顶高、质心高度呈现波动特征,冰雹出现在对流风暴顶高及质心高度迅速下降阶段,质心高度下降趋势更显著。超级单体风暴较长时间维持与对流层中层持续南下的冷平流、强垂直风切变的维持及风暴内旋转特征持续有关。

关 键 词:超级单体风暴,条件性不稳定,垂直风切变,旋转
收稿时间:2016/7/13 0:00:00
修稿时间:2016/10/27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