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钾质火山岩的成因研究
引用本文:李天福,马鸿文.钾质火山岩的成因研究[J].地学前缘,1998,5(3):133-144.
作者姓名:李天福  马鸿文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受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划”基金
摘    要:主要概括了三类超钾质火山岩的成因和大地构造背景,指明在不同地点和同一地点的超钾质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成分差异。这些岩石各自对应着不同的源区条件和成分。根据实验结果,概括了超钾质岩源区的矿物组成和形成条件:钾镁煌斑岩类形成于先期亏损而又被再次强烈交代而富集的金云母方辉橄榄岩源区,具有富水的挥发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强还原的,同类岩浆硅含量的不同可能是在不同的深度上部分熔融造成的,含金刚石的橄榄钾镁煌斑岩的起源深度最大;钾霞橄黄长岩形成于富单斜辉石和金云母的源区,具有富CO2的挥发份和较氧化条件;第三类超钾质岩形成于相对富集的尖晶石橄榄岩源区,也含有丰富的单斜辉石和金云母。超钾质岩液相线矿物组合与含金云母二辉橄榄岩组合不相吻合,结合辉石岩的熔融实验,表明含金云母方辉橄榄岩组合和富金云母、辉石的源区组合可能在超钾质岩的成因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的实验结果表明,近固相线的矿物组合更能代表源区的组合。大部分超钾质岩形成于深度大于100km的上地幔内。与之有关的地幔交代作用的氧逸度与FMQ缓冲剂相当,交代介质为低密度的流体和熔体。因压力和挥发份组成的不同而造成源区不同矿物稳定性的差异,从而最终影响了所形成的熔体成分。最?

关 键 词:超钾质火山岩  大地构造背景  液相线实验  近固相线组合  地幔交代作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