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安徽明光段紫阳山探槽及其意义 |
| |
作者姓名: | 赵朋 姚大全 郑海刚 杨源源 缪鹏 李军辉 疏鹏 |
| |
作者单位: | 安徽省地震局, 合肥市长江西路558号 230031,安徽省地震局, 合肥市长江西路558号 230031;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重点研究室, 合肥 230031,安徽省地震局, 合肥市长江西路558号 230031,安徽省地震局, 合肥市长江西路558号 230031,安徽省地震局, 合肥市长江西路558号 230031,安徽省地震局, 合肥市长江西路558号 230031,安徽省地震局, 合肥市长江西路558号 230031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青年项目(XH16018Y)和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2015025)共同资助 |
| |
摘 要: | 郯庐断裂带安徽省内段落属于该断裂带的南段,断裂构造复杂,总体上断层活动性要弱于断裂带的山东、江苏段。近年来笔者多次在苏皖交界地区开展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发现淮河南北两侧的地形地貌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以淮河以南的郯庐断裂带东支断裂明光段为探查重点,在明光紫阳山北侧跨断层开挖地质探槽。探槽(Tc1)显示断层表现为逆冲、张裂等活动形式,且断层向上延伸错动晚第四纪地层;结合年代样品测试结果,表明该段断层晚第四纪以来有较强的活动,最新活动时代可达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探槽揭露的断层表现出多种活动形式,显示了明光段断层活动的多期次性和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复杂性。
|
关 键 词: | 郯庐断裂带 明光段 地质探槽 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 |
收稿时间: | 2017-07-29 |
修稿时间: | 2018-06-1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震》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