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于GIS-生态位模型的野牦牛栖息地辨识研究
引用本文:苏旭坤,董世魁,刘世梁,刘颖慧,石建斌,吴娱,张翔,高峰,许东华.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于GIS-生态位模型的野牦牛栖息地辨识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4(6).
作者姓名:苏旭坤  董世魁  刘世梁  刘颖慧  石建斌  吴娱  张翔  高峰  许东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基金项目:环保部环保公益项目(201209033);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2BAC01B02)资助
摘    要: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野牦牛的三大保护区之一,客观地划分保护区内不同适宜度的栖息地及其功能分区,是保护野牦牛种群数量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生态位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GIS的生态位模型,厘定野牦牛的适宜栖息地并划定相应的功能分区。结果表明:面积最大的高适宜性栖息地位于卡尔墩检查站周围区域,保护区北部沿阿尔金山存在着一条高适宜性廊道,面积较小的高适宜性栖息地零星分布在保护区西南部;高适宜性栖息地与中适宜性栖息地的面积总和为1.81×104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8.8%。在保护区功能区划上,应将所有的高适宜性栖息作为核心区;应将中适宜性栖息地及以高适宜性栖息地为中心周围5 km的缓冲地带作为缓冲区;保护区内的其他区域应作为实验区。

关 键 词:基于GIS的生态位模型  野牦牛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栖息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