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6—2018 年夏季渤海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 动物多样性与优势种的时空变化研究
引用本文:沙婧婧,刘欣禹,鲍萌萌,齐衍萍,杜小媛,刘霜,张继民.2016—2018 年夏季渤海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 动物多样性与优势种的时空变化研究[J].海洋通报,2022(3).
作者姓名:沙婧婧  刘欣禹  鲍萌萌  齐衍萍  杜小媛  刘霜  张继民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自然资源部渤海生态预警与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33;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3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2016YFC1402305); 自然资源部渤海生态预警与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2022205)
摘    要: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动物参与水体营养物循环, 影响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与沉积物的稳定性,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能 流和物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系统了解渤海海域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与优势种的时空变化状况, 本研究以生 态监测调查结果为依据, 站位重点布设在渤海海域重要的河口、海湾、海岛周边海域以及渤海中部海域, 同时结合相关历史 资料, 对渤海海域的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 、密度 、生物多样性指数 、优势种等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从 2016—2018 年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空间分布可以看出, 细胞密度均值在滦河口-北戴河海域相对较高, 而在锦州湾 、莱州湾 和庙岛群岛海域相对偏低。渤海浮游植物多样性在各调查海域之间相差不大, 但渤海湾海域的浮游植物多样性呈现明显的逐 年下降趋势。浮游动物细胞密度在滦河口-北戴河海域相对偏高, 其余各海域差别不大。2016—2018 年, 浮游动物多样性在 双台子河口 、渤海湾 、黄河口海域明显增加,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物种数在渤海湾 、黄河口 、莱州湾和庙岛群岛均呈减少趋 势, 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在锦州湾 、滦河口-北戴河的水平偏低, 在渤海湾有所下降, 耐污能力较强的多毛类成为目前渤海 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最主要的优势类群。通过与历史数据对比可知, 2014—2018 年, 渤海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的群落种 类数、密度 、多样性指数总体变化不大, 主要优势种基本一致, 但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 、生物量和密度总体上呈减少趋势, 主要优势种类由软体动物转变为环节动物多毛类。本研究丰富了渤海海域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 并为渤海生 态系统的健康评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 对合理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渤海    浮游生物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优势种    空间分布
收稿时间:2021/3/23 0:00:00
修稿时间:2021/9/13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