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核幔边界反射P波对接收函数影响的研究
引用本文:杨传茂,钱韵衣,危自根.核幔边界反射P波对接收函数影响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9,34(3):974-985.
作者姓名:杨传茂  钱韵衣  危自根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南洋理工大学地球观测中心,新加坡639798,新加坡;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远震P波接收函数是探测壳幔结构的有效方法,它采用平面波入射假定,将入射波视为具有相同射线参数的单一震相.然而,在一定震中距时,核幔边界反射P波(如PcP震相)会进入接收函数提取窗口,其射线参数与直达P波相差较大,可能导致提取的接收函数存在偏差.本文理论测试了不同震源机制,震中距以及震源深度等情况下核幔边界反射P波对远震P波接收函数的影响,并结合实际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测试结果显示,与走滑断层产生的PcP震相对接收函数影响较小不同,倾滑断层产生的PcP震相会使接收函数出现虚假震相并降低直达P波及后续震相的振幅,从而干扰壳幔间断面(如410 km和660 km间断面)的识别,并导致反演的台站下方S波速度降低达到5%.进一步分析倾滑型地震对接收函数波形影响发现,当震源深度小于300 km时,PcP震相导致接收函数直达P波振幅要低于4%.在震源深度在300~450 km、震中距为50°~60°、断层倾角在大约30°~60°,以及震源深度大于450 km、震中距为50°~60°、断层倾角大约25°~65°情况下影响可达20%.接收函数叠加方法可以有效压制结果中PcP震相导致的虚假信号,但是仍然无法完全去除PcP对接收函数振幅的影响,叠加后直达P波振幅降低仍然能够达到4%.本文结果表明,在计算接收函数时,剔除掉产生较强PcP的特定震源机制、震中距和震源深度的地震事件有助于反演精确的壳幔结构.

关 键 词:接收函数  远震P波  核幔边界反射P波  震源机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