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水化学成分与聚类分析的矿井水补给关系判别
引用本文:翟晓荣,田诺成,张红梅,吴基文,任自强,龚世龙.基于水化学成分与聚类分析的矿井水补给关系判别[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6,27(4):88-92.
作者姓名:翟晓荣  田诺成  张红梅  吴基文  任自强  龚世龙
摘    要:井下放水试验是确定矿井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的常用方法之一。为了判别目标含水层与矿井其他含水系统间的联系,基于矿井不同含水系统水化学成分的差异,选取7种常规水化学成分指标对放水过程中目标含水层水源进行分析。以淮北矿区桃园煤矿Ⅱ4采区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放水试验为例,采用水化学特征分析与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放水试验过程中太灰水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水试验的进行,太灰水质不断向奥灰水质接近,且采区太灰水与奥灰水欧氏距离最小,为185.01,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得出,太灰水与奥灰水可优先聚为一类,说明放水试验过程中太灰水受到奥灰水的补给,研究结果为矿井下一步防治水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