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两株养殖大菱鲆体表出血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引用本文:李杰,莫照兰,茅云翔,肖鹏.两株养殖大菱鲆体表出血病原菌的分离鉴定[J].海洋科学,2008,32(10):1-5.
作者姓名:李杰  莫照兰  茅云翔  肖鹏
作者单位:1.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开放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3.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AA10031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6CB101803); 国家海洋局908专项项目(908-01-ZH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1613)
摘    要:从秦皇岛和胶南患出血病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肾脏中分别分离得到优势菌株MHK_2和JN,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这两株菌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性,半数致死量(LD_(50))分别为6.30×10~3cfu/尾和2.51×10~4cfu/尾。对病原菌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及进化树分析表明,MHK_2和JN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高度一致。API ID32E快速鉴定结果表明,MHK_2和JN生理生化特征与非致病性迟缓爱德华氏菌标准菌株LSE_6一致,属于迟缓爱德华氏菌。经API ZYM酶活检测,MHK_2和JN的碱性磷酸盐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LSE_6,这两项酶活特征有望作为区别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迟缓爱德华氏菌的一个标准。

关 键 词: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出血病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
收稿时间:2008/5/21 0:00:00
修稿时间:2008/7/23 0:00:00

Isol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wo pathogenic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hamorrhages of Scophthalmus maximus
LI Jie,MO Zhao-lan,MAO Yun-xiang,XIAO Peng.Isol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wo pathogenic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hamorrhages of Scophthalmus maximus[J].Marine Sciences,2008,32(10):1-5.
Authors:LI Jie  MO Zhao-lan  MAO Yun-xiang  XIAO Peng
Abstract:
Keywords:Scophthalmus maximus  Hamorrhages  Edwardsiella tarda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