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鸭绿江口沉积粒度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演化的指示
摘    要:基于鸭绿江口主汊道10个沉积柱的粒度分析,讨论了鸭绿江口水动力条件、物源输入、沉积事件等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沉积记录显示,空间上自陆向海潮流对沉积的影响逐渐加强,时间上从上层到下层的径流影响逐渐减弱。沉积物的敏感粒度分析表明,细组分可能来源于鸭绿江径流;粗组分大部分来源于径流悬移质中的较粗部分和跃移质,少部分来源于浅海潮流脊的物质。在可识别的9个沉积事件中,4个与洪水直接相关,其他也表现出对环境事件或流域变化的响应。1960年的沉积事件非常重要,导致了河口地貌"二级分汊,三口入海"的重大地貌格局的形成。鸭绿江河口三角洲沉积与西岸潮滩的沉积具有"耦合效应",1970年、1988—1992年和1995年的沉积事件在鸭绿江口西汊道及西岸潮滩剖面中同样存在,可以用来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