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逃避视角下乡村旅游行为特征、机制与模式——以南京高淳国际慢城为例
引用本文:许源,陶卓民,周年兴,侯曼青,荣慧芳.逃避视角下乡村旅游行为特征、机制与模式——以南京高淳国际慢城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3).
作者姓名:许源  陶卓民  周年兴  侯曼青  荣慧芳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会计系,河北廊坊065000;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23;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23;池州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摘    要:以南京高淳国际慢城为例,运用因子分析、威尔科克森(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乡村旅游地游客的逃避行为因子、旅游逃避后效果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旅游逃避行为先后分为逃避动机和逃避效果两个维度。逃避动机主要由环境、社会关系、驱动力、自我、转换需求5个因子构成,逃避效果由自我、旅游条件、社会关系3个因子构成。②在自然环境、建筑环境、交通状况、基础设施、社会关系、融合程度、心理状态等方面,游客的逃避效果显著,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③去往乡村旅游地的游客行为呈现出自我转变、关系逃避、游憩休整、环境逃避4种模式;在5个逃避因子中,环境因子的解释力和显著性最为突出,交互提升效果最强。④在动态的逃避行为中,显性逃避因子具有直接触发功能,但在旅游逃避效果中,隐性因子更为突出。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的交替作用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指示意义。

关 键 词:逃避视角  乡村旅游  旅游动机  地理探测器  南京高淳国际慢城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