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桩低应变法三维干扰最小点位置的影响因素及确定方法
作者姓名:荣垂强  赵晓华  邹宇
作者单位:1. 汕头大学 土木工程系,广东 汕头 515063;2. 汕头大学 广东省高等学校结构与风洞重点试验室,广东 汕头 515063; 3. 武汉中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1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结构与风洞重点试验室资助项目(No.2012-02)。
摘    要:通过工程实测信号和数值模拟分析,证明了瞬态集中荷载敲击下,桩顶三维干扰速度信号的强度沿径向先递减后递增,存在干扰最小点,并对比了不同学者提出的干扰最小点位置处的信号。参数分析表明,三维干扰最小点的位置与桩径、桩长、荷载脉宽、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土层剪切波速及土层泊松比等桩、土参数几乎无关,但与桩身混凝土泊松比密切相关,且泊松比越大,干扰最小点的位置越靠近桩中心。给出了干扰最小点位置与桩身混凝土泊松比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可方便应用于实际工程。

关 键 词:基桩  低应变法  三维分析  干扰最小点  影响因素  
收稿时间:2016-01-1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土力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土力学》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