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挪威极地岩溶及其形成机制
引用本文:李彬,Stein-Erik Lauritzen. 挪威极地岩溶及其形成机制[J]. 中国岩溶, 1997, 16(2): 177-185
作者姓名:李彬  Stein-Erik Lauritzen
作者单位:1.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摘    要:
挪威北部现处于极地地带,但岩溶,尤其洞穴却很发育。现已查明的洞穴达1100多个,最长的达11km,最深的有630m。地表微岩溶形态也丰富。根据野外调查和初步分析,其岩溶发育机制可概括如下:(1)特殊的地质背景:条带状大理岩(相对透水)间夹于片岩(相对隔水)中,这导致了大量的外源水的补给;第三纪以来的强烈抬升导致岩石的变质,以及断裂和一些构造脆弱面的形成;第四纪冰川作用和深切峡湾的形成导致了非常大的水力梯度和水动力场;(2)有利的气候条件,包括非常大的降水量(平均年降水量在3000~3500mm之间),以及冰期间冰期的相互作用(导致周期性的强烈水循环)。特殊的地质背景和有利的条件为岩溶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因此水的强烈侵蚀作用很可能是该地区岩溶形成的主要机制 

关 键 词:极地 岩溶 发育机制 挪威 洞穴发育

KARST AND ITS DEVELOPMENT MECHANISMIN THE POLE REGION OF NORWAY
Li Bin and Stein-Erik Lauritzen. KARST AND ITS DEVELOPMENT MECHANISMIN THE POLE REGION OF NORWAY[J]. Carsologica Sinica, 1997, 16(2): 177-185
Authors:Li Bin and Stein-Erik Lauritzen
Affiliation:1.Institute of Karst Geology ,CAGS,China2.Department of Geology, Bergen University, Norwa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