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那曲地区不同季节陆面过程与大气边界层演变耦合关系的对比分析
引用本文:王冠添,胡泽勇,孙根厚,杨耀先,谷良雷,付春伟,樊威伟,吴笛,牛瑞佳,罗红羽.那曲地区不同季节陆面过程与大气边界层演变耦合关系的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2023(6):1361-1371.
作者姓名:王冠添  胡泽勇  孙根厚  杨耀先  谷良雷  付春伟  樊威伟  吴笛  牛瑞佳  罗红羽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2. 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西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 中国科学院大学;4.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摘    要:陆面过程与大气边界层之间耦合关系是理解青藏高原热力效应的关键环节和难点之一。本文基于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2019年5月、 7月和10月地面及探空观测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地表能量收支及大气温湿垂直廓线的日变化和季节差异,探讨了该地区干湿季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5月观测期间内受日间净辐射强度变化的影响,对流边界层在晴天较高,为2842 m;阴天较低,为1481 m,强对流天气也可能使其在低层转变成稳定边界层。同时,位于近地层大气的感热和潜热交换为大气边界层的维持和发展提供了能量支持,位温和比湿垂直廓线能够正确反映出那曲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季节性差异,对流边界层高度在5月最高、 10月次之、 7月最低,而稳定边界层在7月最高、 5月次之、 10月最低。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那曲地区  边界层高度  探空资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