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基底裂缝特征及控制因素
引用本文:崔鑫,李江海,王运增,刘仲兰,张红伟,齐林海.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基底裂缝特征及控制因素[J].地质论评,2016,62(5):1257-1270.
作者姓名:崔鑫  李江海  王运增  刘仲兰  张红伟  齐林海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1)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大庆油田呼伦贝尔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53,1)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1)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大庆油田呼伦贝尔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53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国西部古亚洲洋构造域火山岩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编号:2009CB219302)及《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布达特油层已开发外扩潜力研究》(编号:DQYT 0516002 2014 JS 635)共同资助的成果。
摘    要:裂缝是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基底的主要储集空间,其发育规律控制着苏德尔特构造带的油气分布。根据岩芯、测井等资料并结合盆地及其周缘露头观察,对海拉尔盆地火山岩基底储层裂缝特征和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基底储层裂缝包括非构造缝(风化缝、溶蚀缝)和构造缝,其中以构造缝为主。裂缝长度变化较大,主要缝宽在0.1~3.0 mm,既有低角度缝也有高角度缝,有效裂缝倾角多为25°~80°。裂缝走向以北东向、近东—西向为主,其次为北西—南东向。裂缝的发育程度主要受基底岩性、剥蚀淋滤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构造作用对全区裂缝的形成和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基底裂缝储层分段发育,各段储层裂缝主控因素不同,风化作用主要影响浅层裂缝发育;淋滤作用影响中层裂缝发育;构造作用控制深层裂缝发育。深层致密带储层是苏德尔特构造带深层油气藏勘探的重点目标区,主要发育在盆地基底深大断裂附近或是基底内幕构造应力转化带。研究对于海拉尔盆地基底内幕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关 键 词:裂缝  火山岩基底  三叠系布达特组  盆地构造演化  海拉尔盆地
收稿时间:2016/2/26 0:00:00
修稿时间:2016/5/17 0:00:00

Characteristic and Control Factors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in the Basement of Sudeerte Structural Belt, Hailaer Basin
CUI Xin,LI Jianghai,WANG Yunzeng,LIU Zhonglan,ZHANG Hongwei and QI Linhai.Characteristic and Control Factors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in the Basement of Sudeerte Structural Belt, Hailaer Basin[J].Geological Review,2016,62(5):1257-1270.
Authors:CUI Xin  LI Jianghai  WANG Yunzeng  LIU Zhonglan  ZHANG Hongwei and QI Linhai
Abstract:
Keywords:fracture reservoir  volcanic basement  Budate formation  tectonic evolution  Hailar basin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