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圈地壳垂直形变与未来强震活动 |
| |
作者姓名: | 杨国华 韩月萍 谢觉民 周晓燕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天津,300180;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天津,300180;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天津,300180;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天津,30018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 9980 40 70 3 ) |
| |
摘 要: | 据首都圈地区精密水准复测资料,分析了近10年来地壳垂直形变状态与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平原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了大空间、大量级的地面沉降,从而无法获得这些区域垂直向构造运动信息。在首都圈地区能够获得构造运动信息的区域主要位于该地区的东北端和西区,东北端为唐山—遵化—兴隆以东和以北的区域,西区指太行山以西的区域。东北端区域整体表现为下降,下降速率为2~ 4 mm/a,但“北升南降”的运动格局没有改变。西区为整体隆升,隆升速率最大近10 m m/a,运动的时空分布从具有“南快北慢”特征的总体上升逐步转变为“北升南降”的有升有降。2001年是西区上述运动性质发生变化的分界线,并由此导致了延怀盆地及其附近的区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四象限分布的形变图像。尽管从规模和量级上略小于大同地震前孕震体的变形,但两者的运动图像非常相似,所以该区域可能成为未来强震的孕震地区。
|
关 键 词: | 强震活动 垂直形变 首都圈地区 |
文章编号: | 1000-3274(2002)03-0027-06 |
收稿时间: | 2001-12-10 |
修稿时间: | 2001-12-1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