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36Cl断代法应用于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的构造事件研究
引用本文:任收麦 葛肖虹 杨振宇 林源贤 胡勇 刘永江 Johann GENSER Andrea B.RIESER.36Cl断代法应用于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的构造事件研究[J].地质学报,2006,80(8):1110-1117.
作者姓名:任收麦  葛肖虹  杨振宇  林源贤  胡勇  刘永江  Johann  GENSER  Andrea  B.RIESER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4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4.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300170
5. 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敦煌,736202
6.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Geology, University of Salzburg, Austria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40272099,40572135)、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编号 2002CCA05100)和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 20040183055)联合资助成果.
摘    要: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升是多期次的,尤其早更新世晚期的快速隆升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西部盆-山地貌形成与荒漠化的出现有着重大影响,这已成为近年地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角度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中红色泥岩36Cl 断代法定年,首次测定该事件发生在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1.54~0.28 Ma B.P.)之间.结合敦煌盆地同时代地层(0.837 Ma B.P.和1.142 Ma B.P)的低角度掀斜现象,以及前人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酒西盆地的研究结果,认为早更新世晚期,受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北向挤压作用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构造事件,造成大范围的挤压变形与山脉隆升,这对我国西北地区构造格架的最终形成和晚期油气运移成藏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柴达木盆地  早更新世  36Cl断代法定年  构造事件
修稿时间:3/6/2006 12:00:00 AM

Application of 36Cl-Dating to the Last Rapid Uplift of the Tibet Plateau
REN Shoumai,GE Xiaohong,YANG Zhenyu,LIN Yuanxian,HU Yong,LIU Yongjiang,Johann GENSER,Andrea B.RIESER.Application of 36Cl-Dating to the Last Rapid Uplift of the Tibet Plateau[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6,80(8):1110-1117.
Authors:REN Shoumai  GE Xiaohong  YANG Zhenyu  LIN Yuanxian  HU Yong  LIU Yongjiang  Johann GENSER  Andrea BRIESER
Abstract:
Keywords:Qaidam Basin  Early Pleistocene  36Cl-dating  geological event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