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地幔柱与西南(贵州)晚二叠世成煤条件及成煤区带划分探讨 |
| |
作者姓名: | 刘远辉 邓克勇 陈启飞 |
| |
作者单位: | 1.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 贵阳 550004;2.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 贵阳 550081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编号:DD20221695、DD20190379、DD20160346)资助。 |
| |
摘 要: | 发生在二叠纪阳新世晚期-乐平世早期的峨眉地幔柱重大地质事件,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我国西南地区晚二叠世大规模成煤作用.本文基于《中国矿产地质志·贵州卷·煤》的研编工作,阐述峨眉地幔柱事件产生的系列地质环境效应,使中泥盆世-中二叠世陆内断陷盆地转变为晚二叠世有利聚煤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奠定了贵州晚二叠世大规模聚煤的沉积盆地基底,改变了晚二叠世的气候,形成利于植物生长异常繁茂和森林生态环境、为聚煤成煤提供了丰富的木本.进而依据层级结构,将晚二叠世成煤区带划分为Ⅰ级成煤区(聚煤区),Ⅱ级成煤区(含煤区),Ⅲ级成煤区(储煤带),Ⅳ级成煤区(煤田).
|
关 键 词: | 贵州 峨眉地幔柱 大规模成煤 晚二叠世 |
收稿时间: | 2023-08-22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贵州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贵州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