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低频振荡对四川盆地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黄瑶 肖天贵 金荣花 |
| |
作者单位: |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成都 61022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37215,4157506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C03B05),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SGLNDKOOKJJS-1700200) |
| |
摘 要: | 利用1981—2016年我国地面气象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小波分析、合成分析、Butterworth滤波等方法,定义了适用于四川盆地的持续性强降水,对降水和大气15~30 d低频振荡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可为该地延伸期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地降水具有15~30 d和30~60 d低频振荡特征,其中以15~30 d振荡为主。降水期间各高度层和各纬度带低频系统具有垂直斜压性,在三维空间上相互配合,形成有利于降水产生的低频环流形势。低层和中层南北气流汇合于四川盆地形成辐合区,高层表现为北风南下。低层低纬度气旋在西太平洋生成并逐渐向西北移动至南海、华南,带来暖湿气流,中高纬度贝加尔湖东南侧生成气旋并向东移动至鄂霍次克海附近,加强北风输送。中层中高纬度欧亚大陆低压中心向东南方移动,降水时到达蒙古,并分裂小槽传播至下游,在日本海加强,高压中心紧随其后到达乌拉尔山。降水期间四川盆地上空高层为辐散区,有利于中低层辐合上升运动的维持。
|
关 键 词: | 持续性强降水 低频振荡 关键系统 传播特征 系统配置 |
收稿时间: | 2018-09-14 |
修稿时间: | 2018-11-0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