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联合InSAR和GPS研究鲜水河断裂带炉霍—道孚段震间运动特征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 100036;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兰州 730070;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日本北海道大学地震与火山研究所,日本札幌 060081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鲜水河断裂带是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的大型走滑断裂,地震活动性高,其炉霍—道孚段是少数观测到蠕滑现象的段落之一,但目前尚缺乏高分辨率大地测量数据的约束研究.本文综合利用InSAR和GPS观测数据研究炉霍—道孚段的运动特征,提出一种适用于研究震间形变的InSAR和GPS数据融合方法,将InSAR速度场和GPS插值速度场转换至平行断层方向,利用抽样统计方法去除GPS参考框架影响,在数据融合过程中,注重保留远场构造运动特征和近场高分辨率形变信息.建立包括浅层蠕滑、中间闭锁单元和深部滑动的断层运动模型,以融合的形变速度场为约束,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反演炉霍—道孚段断层滑动速率、浅层蠕滑特征和闭锁状态.InSAR速度场剖面分析结果表明:炉霍—道孚段地表蠕滑特征明显,沿走向方向存在差异,炉霍段蠕滑速率明显低于道孚段,表现出从北西至南东速率逐渐增大、减小、再次增大的变化特征,断层左旋蠕滑速率在1.0~5.2 mm·a~(-1)之间;断层运动模型反演结果表明,炉霍—道孚段蠕滑深度为~9.8 km,浅层蠕滑速率为3.27~4.18 mm·a~(-1),断层深部滑动速率为8.12~9.30 mm·a~(-1).炉霍段地震复发周期为370~410年,闭锁层厚度~1 km,地震危险性较低.道孚段地震复发周期为59~65年,存在厚度~7.5 km的闭锁区,可积累足够的应变,浅层蠕滑释放的能量为~1.32×10~(16) Nm·a~(-1),占构造运动加载积累能量的23%~38%,1981年道孚6.9级地震以来,闭锁区近40年积累的地震矩达到3.62×10~(17)至7.88×10~(17) Nm,相当于一次M_W5.6~M_W5.9地震的能量,其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关 键 词:鲜水河断裂带  GPS和InSAR数据融合  浅层蠕滑  震间滑动速率  断层闭锁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