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闽西南大排多金属矿区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与找矿启示
引用本文:孟小红, 王俊, 刘国峰, 陈召曦, 倪建辉, 张达, 谭捍东, 李淑玲, 方圆, 郑师警. 2021. 闽西南大排多金属矿区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与找矿启示. 地球物理学报, 64(3): 949-964, doi: 10.6038/cjg2021O0502
作者姓名:孟小红  王俊  刘国峰  陈召曦  倪建辉  张达  谭捍东  李淑玲  方圆  郑师警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北京 100083; 2. 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 福建龙岩 364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推覆构造控矿的地球物理响应研究"
摘    要:

大排多金属矿区位于闽西南坳陷大田—龙岩次级坳陷带南部,政和—大埔深大断裂西侧,是福建省较大的多金属矿产地之一.随着找矿勘查的不断深入,对在该矿区外围和深部寻找隐伏矿床提出了迫切需求,但研究区地表地形崎岖、植被茂密,以往很少进行高精度大比例尺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因此对隐伏的控矿构造、赋矿层位和火成岩体分布的认识远不能满足深部找矿的需求.
本文实施了反射地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剖面测量和大比例尺航磁面积性测量,在成矿理论和找矿模型的指导下采用反射地震真地表偏移成像技术、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二维带地形反演技术和航磁数据精细处理与三维反演技术,提取识别了剖面浅层逆冲推覆控矿构造和赋矿层位的反射地震特征,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燕山期火成岩体的地震、电磁特征,以及控矿构造和隐伏岩体平面分布的航磁异常特征.在地表地质和已知钻孔岩心及物性的约束下,构建了剖面的综合地球物理的地质解释模型,包括浅层推覆构造和控矿地层分布,推断解释大断裂6条,次级断裂16条和3处较大的隐伏岩体分布,为深入认识研究区的矿床成因和分布规律,指导在外围和深部找矿提供了地球物理有效响应特征.




关 键 词:闽西南   大排多金属矿区   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收稿时间:2020-12-18
修稿时间:2021-01-09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