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福建漳浦前湖湾晚更新世的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
引用本文:吴彩容,刘剑秋,王绍鸿,俞鸣同.福建漳浦前湖湾晚更新世的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3(1):1-7.
作者姓名:吴彩容  刘剑秋  王绍鸿  俞鸣同
作者单位:1. 福建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福州,350007
2.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从孢粉角度对漳浦前湖湾古森林遗迹分布区所在的剖面QHP和钻孔QHZ-1的第四纪沉积物进行系统的分析.经过孢粉种属鉴定、孢粉浓度的统计,木本、草本、蕨类、藻类以及各科属孢粉百分比的不同,划分出7个孢粉组合带,剖面QHP自下而上为组合带Ⅲ、Ⅱ、Ⅰ,其中组合带Ⅲ推知属晚更新世的中期产物,组合带Ⅱ属晚更新世中期接近晚期的产物,组合带Ⅰ属晚更新世晚期的产物;钻孔QHZ-1自下而上为组合带Ⅳ、Ⅲ、Ⅱ、Ⅰ,其中组合带Ⅳ推知属晚更新世的早期的产物,组合带Ⅲ是一过渡层,组合带Ⅱ推知属晚更新世的中期的产物,组合带Ⅰ推知属晚更新世晚期的产物,而组合带Ⅰ以上的层位是全新世以来的产物.结合14C测年和沉积地层岩性等资料,得出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及其古气候演化的4次变迁过程:晚更新世早期的寒冷干燥;晚更新世中期的温和热湿,期间发生2次明显的海侵事件;晚更新世晚期过渡到全新世的冷暖干湿的动荡期;全新世以来与现代气候较为接近的气候.

关 键 词:前湖湾  晚更新世  孢粉分析  古环境  福建  漳浦  湖湾  晚更新世早期  孢粉组合带  古环境意义  Significance  Paleoenvironment  Sporopollen  Late  Pleistocene  古气候演化  现代  暖干  海侵事件  发生  热湿  变迁过程  沉积环境  地区  资料
文章编号:1673-7105(2008)01-0001-07
修稿时间:2007年7月9日

The Sporopollen Assemblages and Their Paleoenvironment Significance of the Qianhu Bay,Zhangpu,Fujian since Late Pleistocene
WU Cai-rong,LIU Jian-qiu,WANG Shao-hong,YU Ming-tong.The Sporopollen Assemblages and Their Paleoenvironment Significance of the Qianhu Bay,Zhangpu,Fujian since Late Pleistocene[J].Journal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3(1):1-7.
Authors:WU Cai-rong  LIU Jian-qiu  WANG Shao-hong  YU Ming-t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