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板岩杨氏模量宏微观跨尺度表征方法研究
引用本文:张妹珠,许婧璟,江权,唐旭海,王正直,张怡恒,周俊波,郑虹.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板岩杨氏模量宏微观跨尺度表征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22(S1):245-257.
作者姓名:张妹珠  许婧璟  江权  唐旭海  王正直  张怡恒  周俊波  郑虹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大学;3.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4.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U1965205,No.51779251);
摘    要:岩石材料的微观非均匀结构和微观力学特性是制约其宏观变形与破坏力学行为的关键因素。针对川藏铁路隧道板岩,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技术,结合粉晶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技术,获得了板岩纳米尺度下的矿物构像和微观结构,并揭示了微观尺度板岩矿物杨氏模量空间分布;进而采用混合高斯模型对160多万个试验数据进行反卷积分析,确定了高、中、低强度三相的平均杨氏模量和概率;最后基于Mori-Tanaka模型对板岩杨氏模量进行尺度升级,建立了板岩杨氏模量宏微观跨尺度表征方法。结果表明:(1)纳米尺度下板岩中嵌入的石英呈凸面多边形块体,伊利石薄片紧密、定向排列呈明显的层理性,而绿泥石作为基质松散地分布在孔隙中;(2)石英、伊利石、绿泥石和微观孔隙对原子力探针的黏附力依次递增,杨氏模量依次递减;(3)微观测试结果和图像分析表明,板岩孔隙度为16.61%、宏观杨氏模量为56.17 GPa。该方法适用于破碎、小尺度、任意形状岩石的力学参数精细测量分析,为通过饼化、破碎岩芯估算硬岩的宏观杨氏模量等力学参数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线,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关 键 词:板岩  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尺度  杨氏模量  跨尺度表征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