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重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微生物岩新认识
引用本文:姜红霞,吴亚生.重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微生物岩新认识[J].岩石学报,2007,23(5):1189-1196.
作者姓名:姜红霞  吴亚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
摘    要:通过对重庆老龙洞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微生物岩的研究,认为微生物岩的树枝状构造的形成有两种控制因素:(1)成岩作用,成岩流体对碳酸盐沉积物颗粒之间的孔隙及化石内部的孔隙的胶结作用,以及碳酸盐沉积物组分的重结晶作用,使受成岩作用影响的区域因晶体较粗在露头上表现为深颜色的树枝状和斑点状构造;(2)微生物的影响。在微生物富集的地方,微生物死亡腐烂后形成孔隙,成岩流体易于在这些区域运移,在孔隙中形成胶结物,使这些区域成为露头上颜色较深的树枝状和斑点状构造。岩石中的微生物化石形态不规则,在薄片上呈蝴蝶状、云朵状、不规则圆形的或者新月形等形状,大小在100~600μm之间,内部被方解石胶结物充填,没有保存任何内部构造。根据形态和大小,推测这种化石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形成的。

关 键 词:微生物岩  菌落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
文章编号:1000-0569/2007/023(05)-1189-96
修稿时间:2006-11-21

Restudy of the microbialite from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section, Chongqing.
JIANG HongXia and WU YaSheng.Restudy of the microbialite from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section, Chongqing.[J].Acta Petrologica Sinica,2007,23(5):1189-1196.
Authors:JIANG HongXia and WU YaSheng
Institution:Key Laboratory of Mineral Resources,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Keywords:Microbialite  Bacterial colony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Chongqing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