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闽西南地区天池塘花岗闪长岩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
引用本文:周延,范飞鹏,康丛轩,赵希林,肖凡,徐敏成,沈莽庭,朱意萍.闽西南地区天池塘花岗闪长岩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J].现代地质,2023(6):1467-1481.
作者姓名:周延  范飞鹏  康丛轩  赵希林  肖凡  徐敏成  沈莽庭  朱意萍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华东地区钨锡钴等矿产地质调查”(DD20221688);
摘    要:早白垩世与晚白垩世更替之际的花岗闪长岩类是闽西南地区铜多金属最主要的成矿岩体。紫金山火山盆地与闽西南坳陷过渡地带的白垩纪岩体成因及相关成矿过程尚不明确,制约了对成岩成矿规律的认识和区域成矿潜力评价。本文选择该地区与矽卡岩铁铜矿化相关的天池塘花岗闪长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全岩元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岩浆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00.7±1.0) Ma和(99.6±0.7) Ma,指示岩体形成于晚白垩世早期。岩石表现准铝质-过铝质特征,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富集Rb、Th、Zr和Hf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Sr、Ti和P等高场强元素,具Eu弱负异常。综合分析认为,岩体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由受到先期俯冲组分改造或影响的幔源岩浆与中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混合形成。天池塘岩体与紫金山矿田成矿岩体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年龄,指示形成于100 Ma左右的花岗闪长岩类在不同环境中可形成多种矿化类型,是闽西南地区重要成矿岩体,应作为铜多金属矿的关键成矿要素和预测标志。

关 键 词:花岗闪长岩  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闽西南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