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潮滩盐沼沉积强度对碱蓬残体分解及氮动态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孙志高 牟晓杰 王玲玲 孙万龙 孙文广 |
| |
作者单位: | 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04,41171424)资助 |
| |
摘 要: | ![]() 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基于野外原位分解实验,模拟研究了黄河口潮滩盐沼沉积强度对中潮滩碱蓬(Suaeda salsa)和低潮滩碱蓬残体分解及氮动态的可能影响。沿水盐梯度,设中潮滩和低潮滩2个分解小区,每个分解小区分别设无沉积(0 mm/a)、当前沉积增加(100 mm/a)和未来沉积增加(200 mm/a)3种固定沉积处理。结果表明,沉积强度对中潮滩和低潮滩碱蓬残体的分解具有一定影响,强沉积下残体的失重率和分解速率一般较高。当前或未来沉积增强后,二者残体的分解速率分别将增加138.10%~235.56%和8.89%~10.20%,95%分解时间分别将减少58.01%~70.24%和7.94%~9.13%。未来沉积增加处理下,中潮滩碱蓬残体的氮含量最大,其次为当前沉积增加处理下的氮含量,无沉积处理下的氮含量最小,3种处理下的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5);低潮滩碱蓬残体在未来和当前沉积增加处理下的氮含量相当,无沉积处理下的氮含量最小,3种处理下的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5)。当前或未来沉积增强后,中潮滩碱蓬残体在分解阶段将大多表现为氮累积特征,而低潮滩碱蓬残体将一直表现为较强氮释放特征,C/N对二者残体分解过程中氮养分的调控作用更为重要。研究发现,当不同沉积强度下潮滩环境养分状况不发生较大变化时,中潮滩和低潮滩碱蓬残体的相对分解速率可能取决于其基质质量;当养分状况发生较大改变时,其相对分解速率可能取决于分解环境的养分供给状况。
|
关 键 词: | 残体分解 沉积 碱蓬盐沼 氮 黄河口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