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令海盆pCO2分布特征及其对北极碳汇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陈立奇 高众勇 王伟强 杨绪林 |
| |
作者单位: | 1. 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 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361005;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 |
| |
基金项目: |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项目 |
| |
摘 要: | ![]() 利用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所观测到的白令海及楚克奇海表层海水CO2分压(pCO2)的变化及其异常, 研究了白令海盆pCO2的分布特征及与周围水文环流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与具有高生产力的白令海陆架区不同, 在白令海盆观测区内, 叶绿素整体水平较低, 生物作用不是pCO2空间分布的主要调控因子, 而水文环流要素呈现出重要影响, 是典型的高营养盐低叶绿素(HNLC)海区. 研究表明, 白令陆坡流(Bering Slope Current; 后变性为阿纳德尔流, Anadyr Current)对白令海盆pCO2空间分布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HNLC的白令海盆流过来的白令海亚北极水, 将补充西北冰洋夏季几乎耗尽的表层营养盐, 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 增强对大气CO2的吸收能力, 形成有机碳汇; 另一方面, 注入白令海的淡水来源的无机碳在白令海没有向深海输出, 多数会通过阿拉斯加沿岸流注入北冰洋, 形成一个重要的无机碳汇, 这两大碳汇都在北极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反馈作用.
|
关 键 词: | 北极碳汇 水团运移 白令海 楚克奇海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