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莱州湾东岸三山岛段砂质海岸沉积物运移动力机制
引用本文:刘世昊,丰爱平,杜军,夏东兴,胡维芬,李平.莱州湾东岸三山岛段砂质海岸沉积物运移动力机制[J].海洋科学进展,2014,32(3).
作者姓名:刘世昊  丰爱平  杜军  夏东兴  胡维芬  李平
作者单位: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
3.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1
基金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我国砂质海岸生境养护和修复技术示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项目——莱州三山岛砂质海岸侵蚀风险评价及其灾害预测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调水调沙后黄河人海沙泥扩散运移特征比较研究
摘    要:通过对三山岛岸段冬夏重复的地形测量和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研究了其地貌特征与地形变化规律、沉积物类型、粒度特征、运移趋势,并探讨了沉积物运移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该岸段可根据1985黄海高程-1.2m(低潮水位)和-6.5m(闭合深度)平面划分为海滩、水下岸坡和浅海陆架三个地貌单元,各地貌单元表层沉积物分布规律与地形变化特征区别显著。其中水下岸坡和浅海陆架地貌单元主要受潮流作用,海滩地貌单元主要受波浪作用。在西向落潮流和西南向潮余流的作用下,水下岸坡地貌单元发育一个中等规模潮流通道-沙脊沉积系统。表层沉积物以向西运移的趋势为主,少数滞留于西部潮流沙脊处,与地形"东侵西淤"的变化规律相符,这些西向运移的沉积物最终离开研究区,补给莱州浅滩。

关 键 词:粒度参数  粒径趋势  沉积物  动力沉积  三山岛  莱州湾

Sediment Transport and Morphodynamic Model of the Sanshan Dao Sandy Coast Area,East of Laizhou Bay
LIU Shi-hao,FENG Ai-ping,DU Jun,XIA Dong-xing,HU Wei-fen,LI Ping.Sediment Transport and Morphodynamic Model of the Sanshan Dao Sandy Coast Area,East of Laizhou Bay[J].Advances in Marine Science,2014,32(3).
Authors:LIU Shi-hao  FENG Ai-ping  DU Jun  XIA Dong-xing  HU Wei-fen  LI Ping
Abstract:
Keywords:Grain size parameters  Grain size trend  Sediment  sediment dynamics  Sanshan Dao  Laizhou Bay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