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太平洋-印度洋上层热含量年际变化的主模态 |
| |
作者姓名: | 武术 刘秦玉 胡瑞金 |
| |
作者单位: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
| |
摘 要: | 利用多种海洋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与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带太平洋-印度洋热含量年际变化的主要模态及其对应的转换过程。结果表明其第一模态对应El Nino事件成熟位相时的空间分布,即热带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为一冷中心,西南印度洋和赤道东太平洋为暖中心;第二模态对应着El Nino事件过渡期的空间分布,太平洋10°N附近以及赤道带为变化中心,而印度洋的变化中心主要在苏门答腊岛西部的赤道东印度洋海区。这2个模态基本刻画了ENSO循环过程中热带两大洋热含量变化的关键海区。利用合成分析结果与EOF分解结果的相似性,探讨了EOF分解前两个模态之间的转换过程,发现第一模态可能主要是通过海洋波动的传播过程调整到第二模态的,而第二模态还可以作为El Nino或La Nina事件的预报因子。此外,分析结果还表明,El Nino事件与La Nina事件对应的热含量变化并不是反对称的。
|
关 键 词: | 热带太平洋 热带印度洋 热含量 主模态 海洋波动 |
文章编号: | 1672-5174(2007)03-365-07 |
修稿时间: | 2006-09-062006-11-2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