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天山夷平面上的晚新生代沉积及其环境变化
引用本文:王树基. 天山夷平面上的晚新生代沉积及其环境变化[J]. 第四纪研究, 1998, 18(2): 186-186.
作者姓名:王树基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1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KZ951-Al-402-04,地质矿产部重点项目!9501113,国家攀登预选项目!95-预-40
摘    要:天山山系于晚古生代晚期强烈格皱隆起成为高大山地。中生代和第三纪期间,地壳活动整体上平稳,处于长期剥蚀夷平阶段,普遍发育了夷平面。上新世和第四纪早更新世,天山山系发生剧烈断块隆升,奠定了现代天山独特的层状地貌景观。当前,天山地区夷平面仍多有分布,粗略量算其面积约为105m2,约占我国天山山系总面积的1/5。天山山地夷平面主要有3级,它们的海拔分别为4000m以上,3200~2800m、2500~1800m,各级之间还有次级夷平面。这些夷平面早在三叠纪开始孕育,但从现今夷平面上的覆盖层及相关沉积判断,它们形成时代的上限仍有差别,最低一级夷平面为早第三纪(主要是始新世)所形成,高的两级在晚第三纪(

关 键 词:夷平面   晚新生代沉积   风化壳   尤尔都斯盆地   天山山地   天山山系   上覆沉积层   早更新世   天山地区   相关沉积
收稿时间:1998-02-1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