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堡金矿床载金含砷黄铁矿的微量元素LA-ICP-MS原位测定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意义 |
| |
作者姓名: | 张锦让 侯林 邹志超 朱斯豹 吴松洋 |
| |
作者单位: | 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81;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81;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9;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81;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8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40303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421005);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项目(12120113094400) |
| |
摘 要: | 泥堡金矿床为黔西南地区新近发现的又一个重要的卡林型金矿床,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显示,含砷黄铁矿是其主要的载金矿物。在详细的野外调研和室内观察的基础上,将该矿床中的载金含砷黄铁矿分为3种类型,即环带状含砷黄铁矿(PyⅠ)、胶状含砷黄铁矿(PyⅡ)和生物结构状含砷黄铁矿(PyⅢ)。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主微量元素测定结果显示,PyⅠ明显存在继承核和增生环带,内核富S、Fe,贫Au、As、Ag、Cu等中低温成矿元素,为沉积成因或成矿前热液成因黄铁矿;增生环带则相对贫S、Fe,富Au、As、Ag、Cu等中低温成矿元素,为主成矿期热液成因黄铁矿。PyⅡ和PyⅢ均为均质结构,具有富Au、As、Ag、Cu等中低温成矿元素及贫S、Fe的特点,类似PyⅠ的增生环带,应与PyⅠ的增生环带为同一成因类型,可能是同期形成的。毒砂中普遍富As,而贫Au、Ag、Hg、Cu等元素,应为成矿热液晚期的结晶产物。综合分析认为,泥堡金矿床载金矿物的结晶顺序为:贫砷的沉积成因或早阶段热液成因黄铁矿(PyⅠ内核)→含砷黄铁矿颗粒+含砷黄铁矿环带(PyⅠ增生环带)→毒砂。矿床中Au、Ag、As、Cu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燕山晚期的岩浆热液系统。
|
关 键 词: | LA-ICP-MS 含砷黄铁矿 微量元素 泥堡金矿床 黔西南 |
收稿时间: | 2015-07-13 |
修稿时间: | 2015-12-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