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福建省晋江市城市热岛强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姓名:王可心  陈粲  包云轩  吕青  奴开
作者单位: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和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44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50909南京土壤研究所开放基金Y2016003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6M591884
摘    要:利用传统的气象站法, 结合空间统计学方法(普通克里金插值法), 对福建省晋江市2010—2014年40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温度资料加以计算处理, 分析了晋江市年、季、昼夜热岛强度时空变化规律。(1)晋江市年、季、昼夜热岛强度都呈带状分布, 等值线呈西南-东北走向, 年、季、昼夜变化趋势显著, 北部热岛强度高于南部。五年间热岛强度持续增强, 但增幅不大, 增速放缓。(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会导致热岛强度高值出现季节提前, 故旅游区秋冬季热岛强度高于春夏季, 中心城区和产业经济区夏秋季热岛强度高于冬春季。(3)晋江市热岛效应昼夜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性大, 夜间热岛强度显著高于白天, 最低值出现在14—16时, 中心城区和产业经济区最低值出现时间较旅游区略推迟, 三个功能区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凌晨。 

关 键 词:应用气象学   城市热岛   普通克里金插值法   时空变化特征   晋江市   城市功能区
收稿时间:2018-10-1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相似文献(共20条):
[1]、邓德文,毕晨,刘禹杉,戴晶晶,詹华斌.江西省城市热岛强度时空变化特征[J].气象与减灾研究,2024,47(3):205-211.
[2]、张霞,杨宏青等.武汉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的非对称性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00(1):75-81.
[3]、邓莲堂,束炯,李朝颐.上海城市热岛的变化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1,17(3):273-280.
[4]、基于MODIS的贵阳城市热岛时空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
[5]、陈正洪,王海军,任国玉.武汉市城市热岛强度非对称性变化[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5):282-286.
[6]、陈春丽,叶栋水,邱新法,叶秀枝,张玉琴,朱晓晨.晋江市海陆风对城市热岛的影响[J].气象科学,2020,40(2):257-263.
[7]、马玉霞,王式功,魏海茹.兰州市近50年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2009,37(6):660-664.
[8]、靳少非.福建省臭氧污染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进展,2019(3):52-55.
[9]、唐国利,任国玉,周江兴.西南地区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地面气温序列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2008,19(6):722-730.
[10]、石涛,杨元建,蒋跃林,荀尚培,张爱民.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安徽省气温序列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1,16(6):779-788.
[11]、瓦力江·瓦黑提,任国玉,孙秀宝.乌鲁木齐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和季节特征[J].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18(1).
[12]、金丽娜.2014-2017年西安市城市热岛、冷岛精细化时空特征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21,15(1):97-102.
[13]、陈楠.菏泽市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青海气象,2019(2).
[14]、张运福,袁湘菲,马颖.辽宁省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1996,13(4):17-19.
[15]、陈正洪,王海军,任国玉,向华,薛铃.湖北省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区域气温序列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4):771-779.
[16]、初子莹,任国玉.北京地区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区域温度序列的影响[J].气象学报,2005,63(4):534-540.
[17]、杨秀庄,卢璐,王宇.贵州雷电时空分布及强度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2008,32(5):6-8.
[18]、瓦力江.瓦黑提,任国玉,孙秀宝.乌鲁木齐气温与城市热岛强度日内和季节变化特征[J].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18,12(1):21-28.
[19]、龙叶,杨春艳,王芬,范倩,王德丹.黔西南州高温天气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中低纬山地气象,2024,48(1):88-95.
[20]、黎祖贤,周盛,樊志超,徐靖宇,兰明才,蒋元华.湖南特大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18(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