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台风和中尺度暖涡对近惯性振荡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于璐莎 翟荣伟 鲁远征 郭双喜 屈玲 岑显荣 张康 黄鹏起 尚晓东 周生启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30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752108,41776033,41706029,4163097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A030311042,2016A030310114,2016A030313155);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804020056);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课题(ISEE2018PY05)。 |
| |
摘 要: | 基于2014年8-9月南海北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两个临近站位(站位A,20.736°N,117.745°E,水深1 249 m;站位B,20.835°N,117.56°E,水深848 m)的潜标数据,研究了台风过境所激发的近惯性振荡的特征,分析了中尺度暖涡对近惯性频率的调制及其对近惯性动能分布和传播的影响。站位A(B)142(175) m以浅,近惯性频率由0.710 1(0.713 3)周/d红移至0.659 2周/d,频率减小了7.2%(7.6%),观测结果与两个站位所处的背景涡度相吻合。中尺度暖涡改变了水体层结状态,两个站位的近惯性动能在不同层结中被改变了0.5~3倍。水体层结对能量的折射作用使得站位B的近惯性动能在深度158~223 m之间衰减较少,而站位A的近惯性动能则随着深度的增加快速减小。站位A和站位B近惯性内波的垂向群速度分别约为15.2 m/d和14.1 m/d。如果忽略近惯性动能的水平辐散,近惯性内波的垂向传播分别造成了两个站位垂向上约47%和38%的近惯性动能衰减。
|
关 键 词: | 南海北部 台风 近惯性振荡 中尺度暖涡 层结 |
收稿时间: | 2018-11-05 |
修稿时间: | 2019-03-1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