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河流域1961—2010年极端气温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引用本文:张照玺,胡彩虹,李世豪,王纪军,李雪梅.黄河流域1961—2010年极端气温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J].河南气象,2015(2):48-53.
作者姓名:张照玺  胡彩虹  李世豪  王纪军  李雪梅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河南省气候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9131);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AMF201304);郑州市重大科技专项(2012ZDZX-1)资助
摘    要:根据黄河流域6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M-K检验等方法,研究了黄河流域6个核心极端气温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暖日阈值和冷夜阈值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0.28℃/10a、0.37℃/10a、0.19℃/10a和0.60℃/10a;气温日较差呈现不显著的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08℃/10a;霜冻日数以3.36天/10a的速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2)平均最高气温与平均最低气温(暖日阈值与冷夜阈值)的上升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这是引起气温日较差下降的主要原因,而黄河流域变暖和霜冻日数的减少主要是由平均最低气温的快速上升引起的。3)在空间上,黄河流域变暖趋势较为显著的区域为呼和浩特、乌拉特中旗、包头、惠农、鄂托克旗、东胜一带和绥德、离石、太原、太谷、延安、延长、隰县、吉县一带。4)黄河流域6个气温指数的年内变化以冬季最为明显,而且变化趋势显著,冬季变暖对黄河流域年内气温升高贡献最大。

关 键 词:极端气温指数  线性变化趋势  M-K检验  黄河流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