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燕山地区京西坳陷青白口地区新元古界沉积相演化
作者姓名:郭芪恒  金振奎  朱小二  李硕  史书婷  王俊杰  程逸凡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基金项目:[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lan “973”Project(No.2006CB202300)]
摘    要: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京西坳陷青白口地区青白口系进行了野外实测、岩石薄片鉴定等研究,结合其岩性特征及沉积结构,细致划分了青白口系沉积相,建立了符合其沉积演化的沉积相模式。青白口系自下而上包括下马岭组、龙山组及景儿峪组,下马岭组为陆源碎屑浅海沉积体系,主要为较深水的陆棚相沉积,并且发育了砂质碎屑流;龙山组为陆源碎屑滨岸沉积体系,发育了大套的临滨及前滨砂体,主要受控于波浪和沿岸流的改造;景儿峪组为典型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潮坪,由于古纬度相对变化,沉积环境相对干旱局限且低能,下部和上部主要为紫红色泥岩沉积,中部发育大套厚层的碳酸盐岩。由龙山组陆源输入的碎屑物质沉积为主过渡到景儿峪组的内生清水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环境,代表其构造条件和古地理环境逐渐趋于稳定。

关 键 词:京西坳陷  新元古界  青白口系  下马岭组  龙山组  景儿峪组  沉积相
收稿时间:2018-04-15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古地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古地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