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郯庐断裂带桐城段构造变形解析
引用本文:李振伟 宋传中 李加好 王阳阳 袁芳 王微 陈守文. 郯庐断裂带桐城段构造变形解析[J]. 地质科学, 2019, 54(4): 1185-1209. doi: 10.12017/dzkx.2019.067
作者姓名:李振伟  宋传中  李加好  王阳阳  袁芳  王微  陈守文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 230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公益性地质项目
摘    要:郯庐断裂带桐城段韧性剪切带位于大别造山带东北缘。首先对剪切带两端的两套片麻岩进行宏观构造特征、矿物组成以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确定片麻岩为印支造山期高压变质产物。之后由于郯庐断裂带左行韧性走滑叠加,在原来近东西向造山带片麻岩基础上形成了NE-SW向的糜棱岩—超糜棱岩带。根据糜棱岩中主要矿物的变形行为,估算剪切带的变形温度约为450 ℃~530 ℃,局部可达550 ℃,为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有限应变测量和应变强度计算的结果表明,矿物在韧性剪切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拉长变形,剪切带中间位置变形程度最强,向两边慢慢减弱;运用多种方法对糜棱岩进行运动学涡度的测量计算,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桐城段为一以简单剪切为主导的减薄型一般剪切带。

关 键 词:郯庐断裂带   糜棱岩   构造变形分析   变形温度   应变测量   剪切类型
收稿时间:2019-06-21
修稿时间:2019-08-28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